作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个中心”项目之一的山西省中医现代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康复中心)即将启用,11月15—16日,我院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科主任、医务处副处长于小明来院就康复中心运行相关事宜进行了现场指导。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是一家以康复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康复与其他临床专科深度融合,成功践行多学科协作的"临床康复一体化"理念,全院全力打造“全科康复、全程康复和全面康复”的医康融合模式。于小明为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委员,在康复机构运营管理及包括神经康复、肌骨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治疗在内的多种康复治疗技术上经验丰富,颇有建树。
为全面了解医院康复学科发展情况和康复中心筹备情况,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以下简称西苑医院)常驻专家、康复科执行主任曹昺焱的陪同下,于小明来到康复中心实地了解了康复人才梯队建设、康复优势病种的开展、临床路径、计费流程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情况,对康复中心功能区布局和设备的摆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和西苑医院常驻专家、信息管理科科长姚远就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紧接着,他与康复中心全体治疗师分享交流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全院早期康复和康复治疗科的运行模式,并介绍了康复科的工作流程和康复治疗师长的工作内容以及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技巧、参与查房及处理患者流程等内容。
随着山西省中医现代康复中心的建设运行,“医康融合”的理念将在医院全面推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脑病科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中医、西医、针灸、康复、预防“五位一体”特色诊疗规范,为“医康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得知专家来院的消息,脑病科主任王爱梅主动对接,周密安排,邀请于小明带领康复中心治疗师骨干前往脑病科指导在医康融合模式下由医护团队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参与的交班及查房工作流程。
在充分了解康复中心建设情况后,于小明再次召集康复中心治疗师团队召开康复中心工作发展交流座谈会。他对康复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规划愿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期许,随后分享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的诊疗经验、康复会诊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各康复小组组长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治疗师们纷纷就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参与查房后的感受进行了交流。于小明耐心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无私地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强调,医院康复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需要加强医疗和康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促进医疗和康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同时,更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医疗和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医康融合”模式旨在打破康复与临床的科室壁垒,以患者为中心,发挥康复医疗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与相关临床科室充分融合,为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此次康复专家的到来,为康复中心下一步工作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拓了思路,成为推动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综合康复中心建设的重要助力,对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康复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字:运营管理部 张宏
排版:宣传科 康曦
审核:宣传科 袁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