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午12时,平日身体硬朗的74岁李大爷突发意识不清,说不出话,左侧肢体瘫痪。这一切发生的毫无预兆,家属急忙拨打120将其送往当地医院。行CT检查后,接诊医师考虑为急性脑梗死(中风)。
脑梗死是一种高致残、高致死率疾病,尤其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患者的严重致残率高达78%,病死率高达53%,不仅患者本人瘫痪卧床,痛苦万分,同时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血管内治疗的条件,为避免病情延误,建议患者前往具备高级卒中中心救治能力的医院进一步治疗。接到转诊通知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及脑病科值班医师提前在急诊科就位等待患者。
16时38分
载着患者的救护车到达急诊。卒中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紧急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颅内大动脉闭塞所致的严重脑梗死。
17时40分
为了最大限度为患者争取时间,脑病科血管介入团队侯杰副主任医师迅速拟定手术方案。在脑病科、急诊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在导管室开始手术。
18时15分
顺利实现闭塞血管再通。
从患者来院到闭塞血管再通仅用时97分钟(DRT时间),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要求DRT时间为210分钟,真正实现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速度”。
脑病科刘红梅、李万婷主任详细查看了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采取西医治疗配合针灸、中医外治、超早期康复等措施,使患者在一个单元就能进行手术、术后重症管理及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全方位治疗,实现“一站式”快速救护。
在脑病科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术后第二天,患者神志转为清醒,回答问题流利切题,左侧肢体已经由术前的完全偏瘫好转为可以自主活动。第三天已经可以下床活动,并且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每日练习八段锦。
脑卒中(中风)科普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的疾病,以突发意识障碍、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
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识别中风贵在一个“快”字!为了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快速识别可疑的中风,达到快速识别快速救诊的目的,为此,中国卒中学会专门制定了卒中快速识别和立刻行动的中国策略“120!”,具体识别方法如下图。
一旦怀疑中风发作应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中风症状,第一时间应该迅速前往具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就诊,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无法自行就诊,则应紧急呼叫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将会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治,给予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中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中风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药物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静脉药物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要求是发病4.5-6小时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时间窗是发病6-24小时内。
李大爷的病例印证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我们也总结了以下关键节点的正确做法,分享给大家:
1
家属在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120
2
当地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完善了脑CT
并做出了迅速转院的正确决定;
3
在转院的路途中急救医师把病人的情况提前通报我院卒中绿道,使得值班医生提前就位;
4
来院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完善影像学检查,并直接进入导管室开展介入治疗,绕过了急诊接诊、办理住院等手续;
5
家属对医生的充分信任,签字当机立断没有任何犹豫;
6
术后的内科治疗中西结合、针药并用、医康融合,保证了后续的快速康复。
文字:脑病科 侯杰
排版:宣传科 康曦
审核:宣传科 袁晓霞
图片来源:摄图网